返學為賺錢?

今早在Phone-in節目聽到主持人指中學為招攬學生各出奇謀,以交通津貼、送校服或現金吸引學生入讀,認為學校引入市場機制吸引學生報讀,實為過份,涉及道德問題。他認為學校應把心思放在教學和校內活動,而非在市場推廣上。同時,亦有教師致電節目,訴說“上街拉客”的苦況云云。

但是,世界各地有不少大學均會以提供奬學金或其他誘因吸引學生。中學為求生存而學大學派錢招徠,無可厚非耶?

為了了解中學的銀彈政策是否吸引,我曾瀏覽數所直資中學的網頁,看看有否關於奬學金等資助的資料。但是,一切資料皆欠奉。我想,中學的銀彈政策此刻始終未成登堂入室,人人接受的招生手法。但是,大學和中學的招生皆是如出一轍,只是氣候未成而已。當愈來愈多中學被殺時,那管道德不道德,“總之三七二十一,招到生就得。”



就“學校招生意”一事,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主席黃寶財表示,學校有心辦好教育,口碑好自然會吸引學生報讀。但是,他語重心長的最後一句卻是懸在教育工作者頭上的一把刀﹕“學校及老師要有心理準備,一旦遇上困難便要轉型,發展其他專業。”

轉行? 揾唔揾得番教師份人工先?

無論返學是為了"教"或"學",均應以明德新民為先。

留言